检验医学发展趋势之——(标准化)
日期:2013-08-14
医学实验室是提供相关数据的,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医疗水平,涉及到患者的切身利益。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第一要素就是检验报告的质量,这是学科建设永恒的主题,也是近十年国际检验医学发展关注的亮点。为了在我国医学实验室实行标准化、规范化、国际化管理,国家标准委员会将2007年版的ISO15189《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》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(GB/T22576-2008/ISO15189:2007)(以下简称《国标》),已于2008年12月颁布并在今年2月1日实施。从《国标》的题目可见三个关键词,即“医学实验室”、“质量”和“能力”。这将对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力度,提高医学实验室整体技术素质和学术水平起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一、医学实验室文件将医学实验室定义为“医学实验室medical laboratory(临床实验室 clinical laboratory)以为预防、诊断、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,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生物学、微生物学、免疫学、化学、血液免疫学、血液学、生物物理学、细胞学、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。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服务,包括解释结果和为进一步的适当检查提供建议”,并指出,“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保健的基础,因而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之需求。这些服务包括受理申请、患者准备、患者的识别、样品采集、运送、保存、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,解释报告以及提出建议。在国家法规许可的前提下,期望医学实验室的服务除进行诊断和患者管理之外,还包括会诊病例中患者的检验和积极参与疾病预防。”这些要求更新了检验学科建设的理念、改变了工作模式、拓宽了服务内涵、促进了学科发展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半个世纪以来,我国检验医学工作者一直遵循着“以标本为中心,以检验结果为目的”的传统模式,“只见标本不管人”。只考虑如何把标本检测准确,不考虑病人的饮食、药物、采集标本、运送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,更不考虑医师对检验结果是否能准确的分析、合理的使用。而《国标》要求检验科医师要走出实验室,对检验申请、患者准备、患者的识别、样品采集、运送、保存进行宣传、指导和监控工作,深入临床解释报告并提出建议。
二、实际上,检验科的全部工作是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,加强检验科与临床诊疗工作的联系有利于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,有利于检验结果正确解释和应用,有利于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的深入理解和再评价,有利于正确制订疾病诊断指标的组合,有利于对临床危重病例的会诊分析,有利于对疾病发展机制的探讨,有利于正确选择治疗药物,有利于听取临床医师反馈意见并改进检验科的工作。